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军事>正文

缘何?4年前不爱做饭的炊事班班长现爱上了自己战位

时间:2020-08-03 10:32:05

“模范炊事班”的新故事

■解放军报记者 范离 通讯员 张震

对于人生角色的转变,有时候自己都无法想象。

4年前,你要问朱磊达爱做饭吗,他一定会用摇头作为回答。

4年后,“资深”炊事班班长朱磊达已经爱上了自己的战位。

4年时间说长不长,朱磊达也就“做了几千顿饭,蒸了几万个馒头”而已。

此前,朱磊达没进过家里厨房一次。说他是兴高采烈就去了炊事班,那是假的,“谁想当个‘伙头兵’嘛!苦不说,干的还都是默默无闻的事。”

进了炊事班,朱磊达才知道,这个“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”的炊事班,可真了不起——

69年前,朝鲜战场鸡雄山阵地上,饥饿比敌人可怕。炊事班以巧取胜,发霉的炒面,用大铁锅反复炒七八遍,霉味就淡多了;粮食不够吃,就一天挖来上百斤野菜,炒、拌、炖,就算野菜也能做出三种花样来。

做好饭,炊事员们要冒着枪林弹雨,给山头上的战友们送去。有一次,送饭途中遇上敌人,老炊事员刘太阳一个手榴弹扔过去,掩护大家突围成功;有一次,“伙头兵”抓回了3个俘虏;还有一次,炊事班背来的不是饭,是弹药……

1952年,志愿军26军召开英模大会,会上专门表扬了“这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炊事班”。战后,他们被授予“模范炊事班”称号。

朱磊达连夜看完这段历史,憋了半天,最后只蹦出了两个字:“牛啊!”

“果然,不会打仗的厨子不是好厨子。”朱磊达“变心”如此之快。

“变心”之后的朱磊达,一心一意地爱上了炊事班,一干就是4年。

新厨师朱磊达端上第一锅菜时,战友们边吃边摇头:“偏甜,偏淡,一尝就是南方人做的!”

一个多月后,朱磊达做出的饭菜天天“光盘”;5个月后,朱磊达当上了炊事班班长。

以前没当兵时,朱磊达爱睡懒觉。现在,他的每一天都从凌晨四点半开始。揉面、切菜、抡铁铲,朱磊达的胳膊比以前粗了不止一圈。“都是为了连队这个家。”他呵呵一笑。

别的战友酣睡时,朱磊达已经带着炊事班热火朝天做起了早饭;战友们上训练场时,炊事班也正常参加训练。“不光饭得做好,体能也得名列前茅!”朱磊达说。

休假回家,朱磊达下厨做了顿“大餐”。清蒸鳜鱼、红烧狮子头……一道道做了上百遍的拿手菜,让父母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。

“没想到,儿子出去几年,学会了做饭。”妈妈看着满桌的菜,哭了。虽说家里开了好几个饭店,可她以前哪里舍得让儿子下厨房!

去年5月,旅里组织岗位练兵大比武。九支后勤队伍同台竞技,朱磊达带领炊事班夺魁。

在沙土里挖灶台,用工具容易塌方。大家就跪在地上用手掏沙土。一个礼拜练下来,手上磨得全是血泡,疼得他们握不住筷子。

送饭过障碍区,炊事员赵冉的作战靴被铁钩剐烂了。第一个冲过终点后,朱磊达发现赵冉的左脚少了半块趾甲。

朱磊达一边给赵冉包扎,一边心疼地问:“都这样了,怎么还能跑得动?”

“班长,荣誉就在前面啊!”赵冉的回答,让朱磊达红了眼眶。

集体三等功的证书,捧在手里沉甸甸的。朱磊达突然有了一个想法——

“等咱们连的新荣誉室修整好了,我想把它和之前‘模范炊事班’那面锦旗放在一起。”

如今,朱磊达特别相信,铁锅里真的能“炒”出来胜仗。

谜画之塔

谜画之塔

其它 / 简体中文

谜画之塔 /

立即下载